4000-399-959

周老师:19945046262

首页茶艺知识文章

茶之饮

我们现在的喝茶方式,细嫩的茶叶,基本是泡着喝,如果煮着喝,既破坏了茶的营养物质,又苦涩得难以下咽。只有粗老的茶叶,如茶梗、老黄片,或陈化到位的老茶,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降低了,才会煮着喝,煮出的茶汤,味厚且甜。

undefined

唐代以前的人煮茶,注重的是茶的药效,所以,那个时代采的茶青,应该是经霜后较为成熟的。

undefined

现代科研也证明,不同嫩度的茶叶,以粗老茶的降糖作用最好;不同季节的茶叶,又以秋茶的降糖疗效最强。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。上古的神农,踏遍三山五岳,依靠自己神力无边的水晶肚子,遍尝百草。每当他的水晶肚子变色,他就知道中毒了,马上去咀嚼茶的鲜叶,吞服解毒。这就是路人皆知的“神农氏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”。相传有一天,他试吃了开着黄色小花的断肠草,瞬间肠断身亡。我没法去考证,神农是在中毒之后找不到茶树,还是他夸大了茶的药效,关键时刻,反而害了卿卿命,其代价无疑是巨大的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对于任何事物,包括茶的药效,不能随意夸大,需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与判断。

从古时生嚼鲜叶,到秦汉煮作羹饮,茶一直处于粗放朴素的食用、调味和药用时代。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学事春茶。”唐代以后,随着蒸青制茶法的发明,茶青的采摘,才开始专注于较嫩的芽茶,其饮茶方式,相对明确地进入了茗饮时代。